天气预报:
 
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
首页
>> 地方文化 >> 地方文化
三百年钱庄史见证人
发布日期:2015-01-16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宁波地、鱼米乡, 
        顺口溜,唱一唱: 
        三江口,冰船来往忙。 
        半边街,鱼行米行十几家。 
        糖行街,南货北货批发庄。 
        钱行街,大同行,小同行, 
        放账放到上海港……” 
        稚嫩轻脆的童声,是曾经一个时代的记忆,也透着一个时代的自豪,在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的时候,宁波老城滨江一侧,就出现一条命名为“钱行街”的街道。 
        钱行街,自然是钱庄一条街。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宁波成为对外贸易口岸,因为特殊的地理,宁波成为南北物产的中转地。老百姓口袋或是褡裢里不但有了银两、铜钱,自然偶尔还会一个两个印有外文的外国银元,于是铜钱换银两,银两换外元,自然总不能今天找张三换,明天找李四换,那多不方便啊?于是王五说了,我开个钱店吧,你们要换钱来我这里换,而且把多余的资金,放放款赚点利息,老百姓把这个行业,叫做钱庄业。到了清道光年,宁波钱庄出现了严格的“过账制”,资金往来,从使用现金改为借助钱庄进行汇转,实行统一清算。这意味着现代金融业票据交换在我国的开始,与英国伦敦1833年成立的票据交换所,在时间上大致相同,比纽约、巴黎、大阪、柏林等城市的票据交换所则要早得多。1876年,钱庄业进入全盛时期,有牌号记载下来的钱庄多达四百余家。 
        由于钱庄业发达,为维护同行利益,调剂资金,宁波钱庄业较早建立了同业组织,在江厦街一带滨江庙设有公所,清同治三年(1864年)改称钱业会商处。 
        因为原来的公所,低下狭小,于是敦余、衍源等28家大同行出资61200元,34家小同行出资20496元,加存款利息等,共筹集银元91910.36元,买到滨江地基一块。于民国13年(1924)动工,民国14年(1925)落成,耗资大洋8977l.537元。建成在三口江战船街的钱业会馆。 
        新落成的钱业会馆中西结合,亭台楼阁,两层楼房,园林布局,砖木结构,水泥嵌抹,别具一格,十分雅致。而且会馆集议事、聚会、交易、休闲为一体。历八十载风雨到今。1988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修缮后仍用作金融研究场所。1989年钱业会馆作为近代钱业会所的一个典范,被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9月28日,宁波钱币博物馆在钱业会馆内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人民银行系统第一家对外开放的博物馆。2006年11月,宁波钱币博物馆重新布置开放。钱业会馆是宁波钱庄业辉煌的见证人。是宁波人的骄傲。

 

选自: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作者:周东旭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