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学习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日期:2024-05-16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内容提要】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有效运用制度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用人民政协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把全球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面对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竞争,团结全球中华儿女,以此出发点团结全球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建立人类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世界,最终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为根本的价值指向,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本文从加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海外华人华侨的新状况、侨务工作思路和路径三方面出发,阐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创路径研究。

【关键词】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代人民政协 海外华人华侨

一、加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5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通过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政治协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全球民心相通,需要所有国家、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最多的支持者。团结全球中华儿女,并以此出发点团结全球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朋友圈扩得大大的,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立足全球民心相通,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注入爱国统一战线力量,贡献人民政协智慧:一是凝心聚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同祖的凝心聚力优势作用,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最重要抓手;二是人脉广泛,中华儿女尤其是海外华人的涵盖面广,涉及海内外方方面面的人,他们都是以爱国统一战线力量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的重要主体;三是牵线搭桥,全球中华儿女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在民心相通上多出力、多做工作。因此,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有力抓手,更是一个强大推进器。

“十四五”时期,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方案,进一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对外开放需要全球中华儿女铺路搭桥,需要海外华人华侨凝聚人心,我们理应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始终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海外华人华侨的新状况

当前海外海外华人华侨出现一些新状况,我们既要警惕劣势方面,更要积极利用优势因素。

积极因素方面,华裔新生代素质相对较高,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程度深,在当地参选议政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日渐成为侨社的主体力量;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是我国各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体;海外华商的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华商主导外商对我国的投资。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带领全球抗击疫情,以及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剂,这大大增强了广大侨胞的认同感,成为我们讲好中国好故事,团结全球中华儿女的重要窗口期。

劣势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海外侨团侨领年龄结构偏大;社团林立,相互之间摩擦时有发生,社团和谐发展有待加强;不少华商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挑战,尤其是叠加疫情和国际贸易逆流的影响等。由于疫情的影响,侨务工作“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线下工作出现了停滞,线上工作效果亟待提升;目前国际局势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叠加美英等西方国家妖魔化我国海外侨务工作,对部分海外侨团侨领和我国在海外设立的社团进行打击,导致部分侨务资源受到限制,一些海外联系受到冲击,传统友好城市等交流渠道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反独促统工作缺乏有效抓手,我国与各国统促会的联系较少,引导侨胞在反独促统方面发声的力度还不够,声势还不强。

三、创新侨务工作思路和路径,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认识到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我们海外华人华侨工作的新背景、新形势,我们就需要扬长避短,努力抓住机遇,发扬优势,同时积极克服劣势,直面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摒弃原先的一些旧思路,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对海外侨务工作进行思路创新,开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新局面。

(一)完善统一协调机制。目前尚未建好海外侨务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在解决涉侨重大问题、利用侨务资源服务新发展格局方面,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党委牵头,各个相关部门配合,充分挖掘民间蕴藏的丰富侨务资源,形成党委,政府,侨界,社会等多位一体的大统站工作局面。人民政协探索邀请海外华人华侨列席政协全体会议,更加广泛地团结联系海外广大侨胞,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了解祖国、宣传祖国、建设祖国。商务和经济部门要更多介入,鼓励支持侨商参与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来,强化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民政部门、住建部门配合加强涉侨政务服务,完善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整合协调各民主党派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象的民心相通工作。人民政协充分利用党派界别、台湾同胞联谊会界别、归国华侨联合会界别等界别委员的优势资源,比如,农工党界别和其他党派中医卫界委员针对工作对象中的医疗卫生界人士;民建、工商联界别联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针对工作对象中的经济界人士;致公党界别针对工作对象中的出国留学人员等。

(二)涉侨政策内外“双循环”。相关涉侨统战政策出台很多,我们自己一直在学习,但多数仅局限于在国内“单循环”,没有形成在内外都循环的“双循环”局面。即使有些政策出去了,在海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多数还是老华侨为主,浅尝辄止。新时期呼唤突破现有海外宣传的老思路,在我们自己吃透、吃准相关政策之后,要想方设法把我们的政策直达当地有影响力的华人华侨,宣传到人、宣传到位。

“外循环”即向外宣传我们的涉侨政策时,要学会使用非政治语言。党的方针政策多以政治语言表述,如果不进行话语转换,仅仅充当“传声筒”“复印机”“照相机”,政策宣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善于把海外华人华侨放回到所属的住在国社会阶层中去,代入式地考量他们的痛苦和抉择,分担他们的挑战和机遇,并阐释清楚当代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担当,只有双方产生共鸣,才能实现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最大认同。

(三)经济驱动和阶层认同。随着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成长,华侨华人群体内部构成发生了新变化,新一代华侨华人占比逐年增高,经济利益的驱动比乡情更重要,团结海外华人华侨要逐步淡化对于侨胞乡情的渲染,强调用利益共同体、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进行经济驱动。另一方面,要从文化认同逐步过渡到阶层认同。从新生代华侨所面对的时代共性问题出发,在“我们”与“他们”之间建立起对现实情况的场景再现,在具体场景中研究考量和把握其实际需求和具体抉择,找到契合点,增强认同感,减少对抗性。要从青年发展和青年参与的视角,讲好新生代华侨听得懂、听得进、喜爱听的伟大故事和生动叙事,促进价值观方面的坦诚交流,从与祖国的“利益共同体”最终走向“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四)重新认识求同存异。善于争取海外华人华侨中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异见”人士,通过做这批人的工作,向国际社会传递并展现包容、宽松的姿态,逐渐软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要注意因群体而异“对症开方”,把既认同中华文化又认同中国制度的工作对象与只认同中华文化但并不认同中国制度的工作对象区别开来,把既认同中国富强又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作对象与只认同中国富强但并不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作对象区别开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易感”人群开展工作。

(五)应对新发展理念的挑战。新发展阶段之下,团结海外华人华侨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挖掘新的去政治化的话语,科技创新创业可为华侨住在国和中国创造共同利益增量,既能助推发展,又没有政治色彩,同时也是华侨新生代共同关注的热点,先天具有团结功能;即便一些不太认同中国政治制度的年轻华侨,科创工作也能有效化解其意识形态上的对抗。

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利用透侨务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借鉴海外华侨华人的创业精神、创业经历和创业成果,充分发掘利用侨界创新资源的潜能与优势,促进创新与创业的高效联动。依托侨界基础研究优势,对接国内制造业优势,有效实现成果转化。基础研究是海外侨界包括港澳地区的强项,但由于所在国(地区)的制造业的相对衰落,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生态链存在断层。我们应充分发挥国内的制造业优势,对接侨界的优秀基础研究成果,弥补我们的基础研究弱项,努力实现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通过强强联合,尽快突围,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主线,改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可持续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六)立足传播中国文化精髓和中国发展好故事。传播中国现代发达生活,充分利用海外华人华侨对于祖国的兴趣,借助当地华人媒体,传播中国正能量。鼓励侨胞和子女回国走访参观国内的高科技企业等现代发达场所,减少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积极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向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做法,编写中国特色经济学教材,在海外发展中国家中推广,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进行文化交流时,要注重展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切断落后文化糟粕的传播路径。

(七)大力借助网络媒介。通过网络媒介,加强海外华人华侨和国内的信息互通,拓宽侨胞参与国内事务的方式和效率,使他们既不影响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也可以满足他们与祖国交流,了解祖国现状的心愿。利用线上各类载体,以项目合作、课题研究、共同开发等方式引进更多海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借助网络媒体,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开拓海内外中英文双语媒体平台,讲好中国发展好故事,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用好在国内的侨胞资源,组建由华侨为主的视频主播队伍,摄制多语种视频节目,从海外华人华侨眼里看中国,向各自居住国推送。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账号等国内网络媒介,或者借助当地华人华侨常用的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包括抖音海外版,进行政策宣传。借助国产动漫、影片、短视频、游戏、文学等华裔新生代熟悉的话语方式,宣传祖国的先进强大。打造青年直播平台,以线上交流筑起共享社区。通过搭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青年直播交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即时的讨论环境,解答华侨和出国留学人员对国内政策和发展前景的疑难问题,降低心理隔阂感,更好地实现其在各个维度上的充分认同,形成有形的网上信息共享交流的社区。

(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一些做法,包括历史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和平演变的做法,值得我们警示。经济发展是根本,经济强大了,祖国发展了,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就大,海外侨胞和出国留学人员的认同感就自然而然增强,团结全球中华儿女的工作自然就事半功倍。海外宣传工具和宣传方式要进一步潜移默化,对外宣传要低调,否则容易引起有关国家的关注,而且也会容易引起海外侨胞的反感。加强全球中华儿女大团结需要一套完整的有关人才、思路、方法的理论体系,要加强这方面的智库建设。探索利用宗教的手段推动全球中华儿女大团结工作,同时也要建立国内的宗教防护墙,谨防国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加强这方面的干部业务和能力培训,目前海外侨务工作的迫切性和难度进一步凸显,对统战侨务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了,迫切需要加强统战侨务干部业务和能力培训。引进海外技术和人才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海外科技人才的安全,不要对引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战略科技人才个人过多宣传,从而产生对引进海外人才和产业的负面效应。

(九)落实四个自信。逐步取消目前对海外华人华侨的非国民待遇,换用国际通行规则。通过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树立海外侨胞对祖国的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而不是通过对国外优惠,对国民“歧视”的不对等政策。只有中国越发强大,团结全球中华儿女的工作才能越发顺利和高效。

四、结语

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汪洋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要以共同历史记忆、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以百年伟大成就、共同奋斗目标强化道路认同、制度认同,以思想政治建设、照顾利益关切增进理论认同、政策认同,在勤勉履职中增进团结、合作共事中巩固团结、共同奋斗中深化团结,推动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