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传统外贸企业均衡化布局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5-16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对外贸易是驱动宁波持续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之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欧美市场依赖度较高的外贸市场结构,我市出口业务中美国、欧盟的比重达到46.6%,而对“一带一路”、RCEP地区出口的占全国比重则低于全市出口占全国的比重。在当前外部需求整体收缩、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贸易国别均衡化、贸易业态均衡化已势在必行。

一、传统外贸企业企业均衡化布局中存在的难点

(一)新兴市场拓展的支持体系不尽完善。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接渠道受限。中小民营外贸企业新客户拓展基本依赖国际展会,相较于欧美发达经济体较为完善成熟的展会体系,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际展会数量较少,对接渠道受限;二是防风险政策支持相对不足。新兴市场存在贸易对象互信度不高、所在国市场体制不成熟等问题,使得企业需要依托中信保等渠道加强风险防范,而从中信保目前赔付机制来看,往往地区风险越高,费率随之加高,但赔付比例随之降低,调研中多数企业希望在保险赔付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跨境电商等贸易业态拓展受阻。企业在线上销售方面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优势不够明显,专业人才支撑不足,在探索跨境电商上面临市场认可度不高、第三方平台引流费用贵、海外消费者精准画像获取难及运营负担重等多重压力,跨境电商等数字化营销业态发展缓慢,相当多企业试水跨境电商受阻后又返回传统展会路径。新兴市场更是存在跨境电商平台站点布局、物流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问题,跨境电商拓展更为困难。

(三)均衡化布局的自身能动性相对不足。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贸易习惯不尽不同,我市外贸企业多是基于欧美消费市场的需求成长起来,其产品功能、贸易方式未必适配于新兴市场。从企业调研来看,多数企业出于生产成本考虑还是倾向于巩固维持欧美市场,不愿意为贸易量不大或者不明确的新兴市场调整企业生产线。同时新兴市场业务的开拓维持,需要充分尽调,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外贸企业受制于成本、人才等约束,新兴市场拓展动力和能力相对不足。

二、推进外贸均衡化布局的建议

(一)加强贸易国别均衡化的支撑保障。一是拓展企业供采对接渠道。立足产业链发展和品牌培育需求,在东盟、“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精心组织一批自办展、重点展,开展系列产业对接、贸易洽谈等活动;充分发挥境外商会等作用,拓展国际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零售终端等布局建设。二是加大风险防范支持。持续完善贸易预警体系,扩大中信保在中小企业贸易中的覆盖面,探索通过再保险等保险制度创新或者财政支持的模式,提高新兴国家贸易赔付标准,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力度。

(二)强化支持新贸易业态发展的公共服务。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按照“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向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政策性贷款,支持有条件企业依托海外仓、前置仓和独立站等载体,打造复合型境外营销体系。着力增强海外仓公共服务功能,通过建设公共海外仓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模式,提升海外仓资源共享共用,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仓储、配送、展销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其放心出海、安全出海。

(三)培育重点国别、重点产品出口优势。面向企业加强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规则的培训、推广,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关税减让等措施,提升企业与RCEP国家间货物贸易的能动性。做优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布相关国别贸易指南,依托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平台,帮助企业深耕中东欧国家市场。培育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产品出口优势,支持相关企业通过“抱团出海”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在新兴市场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