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以打造“船服明珠”为路径推动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5-16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宁波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迈入全球前十,但对标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对标先进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定位,航运服务业“全而不大”难题依旧未能有效破题。充分考虑宁波舟山港航运服务业发展基础、与上海的竞合关系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建议围绕“货、船、人”搭建船服平台,串联起船舶交易、船舶维修、船舶供应、船员劳务、船舶经纪等基础场景,衍生发展基于船服的高端业态,以打造“船服明珠”为路径,破题航运服务业发展。

一、打造“船服明珠”的可行性

航运服务业包含以物流服务为主的基础层、以船舶服务为代表的辅助层和以航运金融为代表的衍生层。宁波要“入圈”衍生层的高端服务业,既面临伦敦等国际城市的“护城河”阻拦,又面临上海的虹吸竞争,且这些行业增量有限,以宁波现有的城市能级和发展基础并不现实,而立足船舶服务的辅助层则是可行的发展路径。

目前我市货运代理、船舶代理等代理服务列全国第一梯队;船舶交易实力突出,“拍船网”平台稳居国内船舶交易服务平台成交额首位;船舶服务有所突破,保税LNG加注、保税燃油加注具备发展空间;船舶配员服务业开始迈向专业化,宁波舟山两地管理船员7万余人,具备打造“船服明珠”坚实基础。

二、打造“船服明珠”面临的问题

(一)货运辐射有待强化。船服行业的发展与吞吐量、集疏运体系息息相关。目前我市缺乏充足铁路干线,海铁联运占比不高;在长江经济带布局中落于“后手”,揽货不占优势;同沿海港口战略合作也不多,沿海捎带业务无法有效开展,这些因素制约了船服行业壮大发展。

(二)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如在基础设施方面,锚地服务是船供的增量市场,但是我市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大港口小锚地”问题,锚地综合船供海事服务开展相对不足。如在政策环境方面,修造船行业被定位为产能过剩行业,船级检验过于严苛,航运数据的市场化应用亟待改革破题。

(三)服务层次有待提升。相较于上海,在船舶供应、船舶管理、船舶经纪、船舶修理等方面缺乏行业知名机构集聚;海员俱乐部也尚未形成集船舶维修、教育培训于一体的运营方式,亟需通过平台构建、政策创新加以突破提升。

三、打造“船服明珠”的路径建议

(一)完善好一张货运网。要巩固做强吞吐量这一基础优势,实施沿江、沿海、沿(铁)路的“三沿”战略,沿长江港口布局干散货节点港,沿海岸线与各港口寻求差别化合作机会,沿国家铁路主干网布局集装箱节点港,进一步编织好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运营网络,加快“第六港区”模式迭代升级,提升海港的腹地辐射能级,为船服提供需求支撑。

(二)争取到一批政策包。要围绕打造船服行业发展高地,分层梳理国家、省级、市级配套政策清单,争取国际船舶登记、沿海捎带、异地缴纳船员社保、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人才税收优惠等自贸区政策的落地实施;争取扩大锚地资源,重点应用于LNG应急锚地等需求;优化调整修造船、船级检验等系列政策,为船服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三)构筑起一个“船服平台”。坚持数字发展理念,构建透明标准的服务平台,重点打造船舶动力供应服务主场景,坚持与舟山错位协同发展,积极争取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许可,全面推进船用LNG保税加注业务,构建加注标准和管理体系;持续做强船舶交易优势场景,聚焦中小型船舶的船东交易,进一步开拓市场,并以船舶交易为基点,串联起船舶修造、评估、物资供应等系列场景,提供一站式的高质量服务;构建海员综合服务特色场景,打造集注册、培训、认证、派遣等为一体的国际化海员综合服务中心基地;探索船运金融化场景,重点发展船舶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业务,支持航交所进行航运金融衍生产品开发和航运资产证券化,提升平台服务层级。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