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布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5-16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半导体是推动科技创新最引人瞩目的“战场”,特别是第三代半导体可实现更好的电子浓度和运动控制,将在5G通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宁波虽进入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时间不长,但也涌现出中电化合物、铼微半导体等代表性企业和宁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创新平台,成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重要研发和制造基地。为此建议紧紧把牢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加快构建国内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基地和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支撑宁波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技术尚有差距。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重点企业数量偏少,中国半导体TOP100企业中宁波仅有2家上榜,尚不具备承接国家战略、撬动国家产业资源的能力;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较为薄弱,无论是SiC、GaN半导体材料、器件等领域的自主研发水平,还是晶圆制造、高端封测等领域的节点工艺,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高端新型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产业生态有待完善。第三代半导体不仅是高科技产业,更有强烈的资本属性。目前我们整体上还缺少超常规、大力度、个性化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体系,缺少适配于产业发展特性的产业投资基金和相关的投资审核机制、投资决策机制,在产业要素保障方面算经济账多了一些,长远账少了些。

(三)创新要素支撑不足。公共技术支撑平台、高能级创新载体、领军型人才尚不充分,制约了产业链延伸和全产业链布局;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人才培养规模有限,集聚、吸引高端人才的功能不足,无法有效填补半导体产业的人才缺口。

二、有关发展建议

(一)制定专项方案,育优企强链条。高起点编制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行动方案,制定产业链图谱、技术路径图、产业空间布局图,明确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方向。基于方向路径,实施精准招商,重点加强对SiC、GaN领域衬底材料、外延片、器件制造等核心环节的企业招引,逐步完成从材料、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贯通;重点加强链主型企业引育,支持中电化合物、比亚迪半导体等优质企业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发挥创新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链式集聚”。

(二)加大要素保障,优生态塑环境。建立适应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特性的产业评估、统计机制,对应构建优惠包容的财政、土地、能源等政策支持体系和审慎的容错纠错机制,譬如完善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试点财政支撑政策,支持第三代半导体研发设备更新和先进生产线布局。着力强化产业基金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借鉴上海经验,打造由政府引领、国资民资共同参与的产业母基金,着力加强同头部股权投资机构的协作,推行“母基金+子基金+直投”的运作模式,扩大母基金的决策权限;优化投资决策、审核机制,改变“投资必盈利”的定势思维,支持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强化对投资决策的落地响应,加速重大项目的实施见效。

(三)着眼创新策源,铸平台聚人才。落实中央布置给浙江“共推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集聚区”的要求,把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作为杭甬“双城记”的重要内容,协力共建共享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杭甬半导体科教人才培养联盟”,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强化场景驱动,布局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等场景建设,发挥宁波汽车电子、智能家电、智能光伏等终端产业优势开展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强化技术研发、人才引育的政策支持,鼓励高校院所、标志性骨干企业创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制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人才引进导向目录和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纳入甬江人才工程,提供国际化的创业创新和宜居宜业环境。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