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王扬眉 王彩萍]关于以“时间银行”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跨越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5-16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近两年的抗疫斗争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这都为上海、厦门等地曾尝试过的“时间银行”机制的延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重启“时间银行”正当其时。但目前来看,“时间银行”的相关机制仍存在一些缺陷,难以激发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们的参与热情,影响了该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呼吁,加快完善“时间银行”相关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志愿服务生态向更高层级飞跃,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机制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准确度存疑。目前,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机制在认定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方面主要采用的还是合同、制度、法律等措施,但这些措施的侧重点在于“事前约定”及“事后弥补”两大环节,实际仍然难以避免在“事中”环节出现人为篡改等现象,无法彻底解决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尚缺乏权威、可信赖的记账体系的问题,导致部分群众对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缺乏信任及信心,影响其长远发展。 

(二)志愿服务质量的评判标准缺失。目前,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机制在认定志愿者的“存款”多寡方面大多仅依赖“服务时长”这一个维度,既暂未考虑提供不同种类志愿服务在劳务强度、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加以区分,也没有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定位。长此以往,容易诱导“储户”用低价值含量的长时间劳动投入换取高价值含量的等时长回报,从而造成服务价值含量的不平等交换,最终影响该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三)“时间银行存款”的适用范围不大。当前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机制的运作多以“社区”为单位,且仅限于社区或者街道规模的发展,推行范围比较有限。由于未能在更广泛的层面形成统一的联合网络,志愿者的“时间银行存款”也难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通存通兑”,由此造成目前参与群体较为单一、少有年轻志愿者积极响应,且部分参与者对“时间银行”机制的长效性缺乏信心,甚至认为其是“形式主义”“花架子”而已。

二、完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机制的建议

(一)以区块链技术提升对“时间银行”的信任度。建议在记录用户“时间银行存款”的过程中,引入以“去中心化”为基本特征的区块链技术,同时通过更高层次的社会治理架构,有效整合统一部分“先行探索者”(如宁波“We志愿平台”等)已自行设立的志愿服务记账系统,实现条线互通、区域互通,让所有参与“时间银行”机制的用户都可以在相关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上提供信息并验证信息,从而弥补传统认证体系下单一认证中心的不足,节省“时间银行”的调查成本,解决“时间银行”运行中难以解决的信任机制证明问题。

(二)制定相应量化标准和科学转换体系。建议制定一套区分“简单劳务”与“复杂劳务”的评估量化标准以及相应的换算体系,相对公平地维护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个人利益,从而促进“时间银行”机制的长效运行。具体而言,一是要根据不同服务内容所需的特殊技能要求,明确不同服务内容之间可计入“时间银行存款”的数额比例;二是要根据被服务对象对单次服务质量的综合反馈情况,计算该次服务可计入“时间银行存款”的数额系数;三是在兑现“时间银行存款”时也应按照相应比例计算不同服务内容可兑换的服务时长。

(三)扩大“时间银行存款”的“兑现”渠道。建议一是以政策为引导,依托、整合非政府组织力量,尽快统筹建立“时间银行存款”全国性“通存通兑”机制,从而健全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二是向全社会说明“时间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为“时间本金×存时利率×存时期限”,以此普及“时间银行存款”“早储存、早增值”的理念,从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尽早参与到“时间银行”机制中;三是推进“时间银行存款”的可传承、可转移制度,按照用户自主意愿分配给其亲属或他人使用,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热情并形成代际持续性志愿服务文化。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