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学习
党派理论研究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党派理论研究工作的意义、对象、原则和方法
发布日期:2020-05-29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党派理论研究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党派理论研究工作的意义、对象、原则和方法

范 谊

党派理论研究,特指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党派理论研究不是泛指民主党派开展的各种理论研究活动,如长三角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海外华文教育、华侨农场解困脱贫、社区矫正、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等课题研究。这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研究,虽然也有理论研究的成分,但其性质不属于党派理论研究的范畴,而是属于党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的参政议政研究。这类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向执政党和各级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政策建议。

党派理论研究是特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如何认识自己的政治功能和定位、如何确定并担负自己的政治使命、如何保持政治定力、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提高履职能力、如何保持与时俱进的进步性等一系列参政党建设理论问题研究。它的目的是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自身发展、履行职能服务的,其性质属于政治学范畴。

理论自信源于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源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源于理论思维。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党派理论研究是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理论创新等一切重大问题都离不开党派理论研究。要做好党派理论研究工作,就必须培养理论思维,营造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党派理论研究仁爱队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厘清党派理论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加强党派理论研究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吸收了现当代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成果,植根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中国国情民情社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它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执政党和参政党结成长期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使命共同体、政治命运共同体,共同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并且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一贯重视从思想上建党,一贯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始终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创新放在党的建设首位,及时研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和任务,提出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方针政策,突破既有的认识局限和误区,总结升华实践经验,及时纠正工作失误和错误思想,创新理论视野和理论体系,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民主党派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的党建经验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要建设和发挥好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作用,民主党派也要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这一基本经验。以中共为师,已经成为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自觉和思想共识。

系统开展党派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党派理论研究水平,对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近年来,党派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受到致公党中央和各地方组织的高度重视,致公党中央和许多省级组织都相继成立了理论研究专委会,系统开展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致公党浙江省委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在理论研究专委会成立后,积极探索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有效途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也发现、培养了一批理论研究人才。为了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有较高水平的党派理论研究队伍,省委会决定建立党派理论研究员制度,在各地方组织和直属支部的支持和推荐下,首批聘任了25名党派理论研究员,为我省党派理论研究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并不断取得更大成绩,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二、党派理论研究的主体、目的、对象和选题领域

研究主体:党派理论研究的主体论是指谁来开展党派理论研究?除了专门的政治理论研究学者外,应该是民主党派中具有政治理论兴趣、理论修养和理论研究使命感的党派成员。不是每个党派成员天生就有研究党派理论的兴趣和能力,大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是带着朴素的党派认知和情感加入民主党派的。党派领导和党派理论研究员不同于普通党员,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修养、理论兴趣和研究能力,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通过积极参与党派理论研究实践,最终成为党派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和专家学者。

研究目的:党派理论研究的目的论是指开展党派理论研究的动因和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搞党派理论研究?要搞清楚开展党派理论研究的定位问题。对纯理论、宏大问题的研究不是不可以搞,但坦率地说定位高了一点。我们主张开展党派理论研究要提高目的性,增强使命感,自觉把党派理论研究工作定位在“三个有益于”,即有益于加强党派自身建设、有益于提高党派履职能力和水平,有益于坚定党派成员的政治立场和提高思想水平。通过我们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不断扩大党派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履职能力,激发更多党员的理论意识和研究兴趣,增强广大党员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定跟中国共产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研究对象:党派理论研究的对象论是指党派理论研究的内涵是什么?它包括两方面,即可研究的问题领域和方法资源。我们要研究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切入问题开展研究。从宏观角度讲,包括政治、政党基本理论,党派历史演变,我国近代以来的政党制度演变,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关系,政社关系,党派与人大、政协的关系等等。从中观角度讲,包括习近平关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多党合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和贯彻,参政党的运行机制,参政党的职能演变和发展历程,参政党履行三大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机制建设等等。从微观角度讲,包括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总结,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剖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其研究角度可以聚焦到某个方面,比如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机关建设、制度建设、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等等。组织建设又可以细分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建设、党派成员发展的制度建设,骨干成员政治安排制度建设、换届人事安排选举制度建设等等。对换届人事安排、选举制度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比如候选人名单如何确保代表性、如何规范产生程序、如何明确选举程序,对不了解的候选人应该投弃权票还是赞成票等等。

研究选题:党派理论研究的选题,需要我们根据研究目的、任务、资源和能力来具体确定,切不可大而化之,囫囵吞枣,缺乏明确的针对性。选题来源可以粗分为任务型、兴趣型、问题型,我们鼓励从党派工作和自身建设的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内涵、问题和有效途径研究”“参政党能力建设内涵、问题和有效途径研究”“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定位、机制、方式和有效性研究”。总之,党派理论研究的对象和选题非常丰富和广阔。我们对党派理论研究员的研究兴趣划出6个领域自选项,即政治理论、政党理论、党派历史、党派工作、党派建设、党派人物研究,就是一种引导,希望每个人的研究工作都有所侧重,长期坚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先成为小领域的专家,再成为大领域的专家。

三、党派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果去向和转化应用

理论研究不同于工作汇报、工作总结,更不同于宣传报道,不能满足于罗列现象、记录工作流水、成绩汇总,那是工作总结、经验交流,缺乏研究深度和理论品质,还需要运用理论思维进行打磨和提升。致公党中央原秘书长邱国义同志对做好党派理论研究工作总结了“四个性”,即政治上的敏锐性、理论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科学性和视角上的创新性。前两个讲的是基本原则,后两个讲的是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一是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把理论研究工作的目的自觉定位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产生和转播正能量,增强党派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注重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就是要坚持紧密联系党派履职工作和自身建设实践,从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要深刻理解和阐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使党派理论研究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不断丰富和提高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基本方法: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我们强调两条,一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就是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要抓住关键问题或者问题的关键,以系统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深刻剖析原因,以充分、切实的论据支撑主要论点、主要结论,以清晰的逻辑线路从纷繁的现象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让人感受到并折服于理论思维的光芒和理论研究的感召力,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感情的认同。方法的科学性也体现在研究成果的文体上。理论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它的基本要素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稳定的概念内涵、科学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充分的论据和论证、深刻系统的逻辑分析、中肯客观的论点和结论、明确的理论或者实践价值和意义。我们不主张党派理论研究,尤其是党派地方组织的理论研究过于学术化、理论化,因为过于学术化、理论化的文章可读性很差,只适用于学术共同体内传播,对普通党员、普通干部都不适合。报纸理论版和时政期刊文章是较好的样板,其语言文体、叙述风格、结构布局、注释方式都值得学习参照。二是视角的创新性,这是指理论研究不要局限于前人既有的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要善于从工作实践和实践的需求中发现新问题、新视角,敢于研究新问题,敢于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问题,敢于在研究实际问题中尝试理论创新,善于追本溯源、探求真理和规律。比如党派民主监督是否有独立存在的内涵?是什么性质的监督?其目的、功能、形式是什么?中共党委应该怎么做?党派中央、地方组织应该怎么做?其运行机制、保障体制是什么,实际运行效果如何?参政议政中的意见建议批评就等同于党派民主监督吗?党派民主监督有没有范围限制?又比如中共中央提出民主党派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中共提出这个命题是泛指还是特指?如果是特指,指的是什么?再比如在换届选举中,对候选人是怎么产生的、对候选人的个人品质能力知之甚少,可以投弃权票吗?应该投弃权票吗?西方选举民主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的是当事人竞争,其利弊非常明显。我们实行协商民主基础上的选举民主,在选举之前经过严格的民主程序、充分的民主协商产生候选人,有我们的国情民情基础和历史文化传统,也有对竞争性选举民主弊端的深刻洞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这对我们坚持党派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成果去向和转化应用:党派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行政治、社会职能服务的。只注重研究,不关心成果应用是不对的。我们关注党派理论研究成果的去向和转化应用,正是坚持党派理论研究实践性的重要体现。目前,党派理论研究成果的去向主要有党派期刊、时政期刊、党派论文集、党派研讨会等发表渠道。少数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文可以在政治学、史学等社科类期刊发表。达到出版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党派组织应积极资助,帮助联系出版。我们要重视为党派理论研究成果创造传播渠道和机会,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党派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我们考虑的转化应用途径有上报上级党派组织,参加全国党派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通过统战信息、社情民意、政协提案发言等形式,供中共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政策参考吸收;通过党派组织的表彰、宣讲和推广,直接应用在党派自身建设、骨干培训和履职过程中。总之,我们将不断探索扩大党派理论研究成果的传播,扩大转化渠道,提高应用实效。

本届省委会成立理论研究专委会,这本身就是组织创新、理论创新的体现。这次首批聘任25位研究员,正式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理论研究员队伍,是省委会理论创新、组织创新的延续和深化。由此,省委会除了拥有各级地方组织、直属基层组织、专委会以外,还拥有了信息员、通讯员和研究员三支专业骨干队伍,丰富了党派组织结构,扩大了党员参与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党派的自身建设水平和履职能力。

理论研究会2017年成立以来,在省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制定了专委会工作细则和五年工作规划,完成了《习近平同志关怀指导浙江致公史料收集与整理》课题,收集了珍贵史料近百件;完成了《民主党派地方、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课题,征集到理论研究论文20余篇,部分委员还应邀就致公党史、党派自身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等主题进行了理论宣讲。我们规划,本届理论研究会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专委会各项工作制度,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二是发现、培养一批党派理论研究骨干,形成稳定、高效、有较高水平的党派理论研究员队伍。三是每年开展一个方面的理论研究,2017年、2018年的课题如期完成,2019年的重点理论研究课题是《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思想建设理论与实践》,2020年是能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年是特色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争取本届到期前选编一本《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自身建设理论研究文集》。四是开展致公党史和浙江致公史料研究,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党员培训提供宣讲资源,并争取编撰一部《致公党史讲座选编》。此外,还要配合、完成致公党中央、省委统战部和致公党省委会交付、要求的临时性工作,比如今年就要围绕纪念“两个70周年”开展征文活动,专委会委员和理论研究员都要积极参加,发出我们的好声音。

理论研究专委会成员和党派理论研究员是浙江致公理论研究的种子和骨干队伍,希望在这支队伍中能够成长出、涌现出一批高水平民主党派理论家,这将不仅是浙江致公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浙江致公自身建设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希望大家不负组织期待,群策群力多提意见建议,踊跃参加理论研究活动,切实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把浙江致公的理论研究氛围活跃起来,使省委会理论研究工作走在我省民主党派和全国致公前列。

 

 
链接导航
| 首 页 | 致公简介 | 组织建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员会 浙ICP备11026880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路郎官大厦5楼 邮编:3150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