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翻看到5年前在武夷山的照片,立即让我穿越到当时的场景,回味武夷山的俊美、大红袍的厚重、快乐的感受以及一次遗憾的体验。
当年10月底,与朋友一起到武夷山旅游。武夷山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好山好水产好茶,茶圣陆羽在《茶经》写到“茶,长于烂石为上”。武夷山茶区生长于岩石土层,吸取了武夷山的天然灵气,早在唐时就是一款名茶,宋时御茶,晚明清初研制出乌龙茶,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精品,大红袍更是岩茶中的皇冠!武夷山奇特的自然风貌、名扬大江南北的大红袍令我着迷!好好游玩武夷山,品饮大红袍,感受名山名茶好水融为一体的奇妙体验是我的主要目的。
武夷山九龙窠茶园
到了武夷山,游玩了虎啸岩、九曲竹筏、一线天、天游峰、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印象深刻的有源于亿万年前的海底经大自然的变迁,形成峰峦林立、苍茫群峰,尤其是无缝巨面石峰的昂然矗立、一线天的森然压人,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杰作!武夷山的景色,前人用"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来概括,倒也贴切。
观山赏水之外是看茶。陪同导游是位茶人之后,聊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弄清了武夷岩茶中的岩茶与洲茶之分。实地看到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无风害。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从品种上分,岩茶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武夷山市为做强茶产业、提高茶叶品牌,把当地所产的岩茶名称统一为大红袍,以水仙、肉桂为著名。
品饮岩茶是此次旅游的重要内容。午后,导游带我们到一茶庄入座,主人刚好有从闽南带来的传统做法的观音秋茶,口感不错,权当作漱口;接着是水仙,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茶汤清澈艳丽,入口甘香温润,唇齿溢香,一款不错的岩茶;再接着品饮肉桂、10年陈放的老岩茶;主人看到我们还识茶,精神大振、两眼放光,到储藏室拿出镇馆之宝——当年斗茶获银奖的大红袍来冲泡,精心的选料与制作,十足的火工复焙,再加上主人专心、投入的冲泡,果然是一款难得一品的好茶,茶汤透亮沉稳,香气霸道持久,“岩韵”兰香明显,茶气十足,回味丰满、丰富、丰厚,想象空间巨大,过瘾!岩茶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之特点。据查,由于武夷山的特殊条件,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特别高,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血压、增强记忆力等良好的作用。品好茶,购好茶,天已漆黑,一同到当地人常去吃的饭馆用膳。
武夷山大红袍景区茶园
武夷山的野味山珍菌菇类比较丰富,生长在武夷山九曲溪中特有的一种红眼睛鱼——清蒸红眼鱼,一上桌就吸引我们的眼球,片片鱼鳞犹如此张开的风帆,如此罕见如此张扬的鱼鳞!入口细嚼,清脆可口,肉质更是鲜美异常,清爽嫩滑嫩甜,满口的鲜爽、滑润、陶醉!太棒了,武夷山的红眼鱼!
此次游玩的唯一遗憾是错失在景区用井水冲泡正岩大红袍双绝俱在的品饮机会!当日上午游好天游峰,在景区的调度室等车去看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由于车子还没到,我从窗外往里看调度室,嘿嘿,工作人员在里面悠闲泡茶喝!在这清幽环境从事这种工作,真是太幸福了,由衷的赞叹神仙的生活!我与她们打招呼,她们热情请喝茶,我就不客气取茶入口,叹了一声“汤浓味淡,已是尾声!”她们感到不好意思,赶紧把这款茶倒掉,寻找出一款自认为最好的大红袍,观看茶干油黑整洁,干香四溢,果然好茶!然后用刚打出的活井水烧,我正美滋滋的等着享用,这将是一款有怎样表现力的茶?美梦未醒,突然响起同伴喊车来了,“赶紧上车!”车来的真不是时候,他们为什么这么急赶车?水怎么还不开?我万分不情愿的被催着离开赶车!工作人员也很遗憾看着我,水没开、茶没泡!这次我没有来得及品味用当地水冲泡当地茶!这茶汤将是一种怎样的魅力展现?万分的遗憾!如此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武夷山!何日再来弥补遗憾? (徐国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