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台湾财团法人章亚若教育基金会、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奉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奉化溪口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高校专家、文化学者、行业协会和产业代表120余人参加了论坛。台湾国民党副主席、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主旨发言。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主委、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范谊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范谊主委首先代表市政协对蒋孝严先生一行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论坛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范谊主委指出:“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祖,都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都是中华文化绽放的奇葩。包括清明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一个重要纽带。在当下海峡两岸经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共存共生,同时又不时伴随各种杂音的背景下,我们特别需要共同发掘传统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精神,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情感,激发民族活力。这正是我们举办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的意义所在。”
蒋孝严先生的主旨演讲坦诚而亲切,深情缅怀了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眷恋之情。他说:“刚才主持人在介绍我时犹豫了一下,是叫章孝严还是蒋孝严?其实,叫我章孝严或者蒋孝严都可以,我都会答应。我们不仅是父亲的儿子,也是母亲的儿子。浙江是我父亲的故乡,所以我是浙江人。江西是我母亲的故乡,所以我也是江西人。抗战期间我出生在桂林,所以我也是广西人。1949年我只有六七岁,外公外婆带我去了台湾,在台湾接受教育、成家、工作,所以我也是台湾人。2000年,我辞去政府公职。按当时的政策,辞去公职后须满三年才能访问大陆。当时,我以回乡祭祖扫墓的理由向陆委会提交申请。时任陆委会主任蔡英文没有理由拒绝我,使我能够提前成行访问大陆。所以,祭拜祖先、不忘故土是海峡两岸的共同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文化传承,清明节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蒋先生还追溯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来历,以及清明节气与清明节的联系与区别。蒋先生特别强调,深入发掘清明文化内涵对于促进两岸人民文化认同、丰富两岸人民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蒋先生对奉化市人民政府对本届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家乡的变化和建设成就表示由衷的高兴。
财团法人章亚若教育基金会创建于2001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任董事长,其宗旨是积极推动两岸教育文化交流。2001年开始与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合作举办“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至今已分别在台北、上海举办三届,论坛首次在宁波奉化溪口举办具有特殊意义,也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大陆、台湾、香港等20多家媒体派出记者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把学术交流、祭祖扫墓、参观文化古镇名胜、考察奉化建设成就融为一体。围绕“中华清明文化的礼俗传承”主题,专家学者就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传统习俗的当代传承、清明文化与地域民俗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蒋孝严一行还专赴丰镐房祭祖并赴摩诃殿祭扫毛福梅墓,参观溪口雪窦山风景区、露天弥勒大佛景区。论坛期间,还组织了部分抗战名人后代游民国古镇、考察奉化滨海新区、阳光海湾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岸对中华清明文化的传承,增进了两岸“一家人”的情感。(陈国平)

|